太初天成 太初天成
  • 首页
  • 云盘
  • 资源
  • 注册
  • 登录
首页 › 影评 ›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

K11
1月前影评阅读 104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年前《三体》电视剧刚上的时候,观感不错的前四集,直接把这部剧顶上了微博热搜第一。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当时我想过是否要为此写篇稿子。但考虑到动画版的“珠玉在前”,我觉得当时的观众评价里,多少有些“报复性好评”的成分。毕竟,《唐伯虎点秋香》里说得好——鲜花总是需要绿叶衬托的,更何况《三体》动画的性质已经接近于“牛粪”,效果更为突出。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且因为剧版只播了几集,剧情都没有展开,要聊的话只能干聊“还原原著”,这一是没什么意思,二是就这么夸未免有些“半场开香槟”的嫌疑,万一中途出现什么骚操作,那搞不好“奇瑞汽车”会步“长安汽车”的后尘,成为又一个甲方惨遭“迫害”的新梗——虽然剧里角色开的全是“大众”。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所幸,这样的尴尬情况并没有发生。在《三体》剧集连载期间,豆瓣的整体评分都在8.0以上,近期不少观众通过“超前点映”看完大结局后,这个评分还稍微上涨到了8.3——在评价人数接近24万的情况下——说明无论是路人观众还是原著粉丝,对剧版是整体满意的。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三体》剧版豆瓣短评一角

在所有关于剧版《三体》的好评中,你都能看到影响他们判断的重要因素,是剧版对原著的还原。

这是个很值得讨论的地方,某种程度上,我觉得剧版本身的很多优缺点,都与他们的改编态度相关。

《三体》剧版几乎在用一种朝圣的态度,来改编这部作品。剧中人物的台词和行为,重要场景的刻画,剧情的高潮点设置,整体故事的走向,都在一比一复刻着原著中的设计。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不仅如此,《三体》剧组还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方式,往场景中填入了大量的细节——前不久的《流浪地球2》为了塑造他们的近未来地球,也用了同样的“笨方法”。不同的是,《三体》剧组填入的这些细节并非为了“科幻感”,而是为了还原2007这个早已过去的年份下的“生活感”。

剧中,经常用非常远的远景镜头配上北京奥运会热烈筹备时的广播来呈现那个年代下的北京。而在某些一掠而过的镜头里,你能很细节地看到尚未建造完成的“大裤衩”。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日常生活里,大史在用刚上市不久的“诺基亚N70”狂玩贪吃蛇,叶文洁给邻居家小孩放的动画片是《虹猫蓝兔七侠传》——这个片段恰好是第60集“宝剑失锋”的开头,符合当时叶文洁卡点给孩子放动画片的情景。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关于原著方面,他们也分毫不差地还原出了那些只有小说中才出现的事物,比如汪淼观测宇宙闪烁时带的“3K眼镜”、“三体游戏”中“人列计算机”,以及巴拿马运河上切割审判日号用的“纳米飞刃”装置等,都与原著中阐述的细节非常对应。

剧版《三体》评论:足够好了
关于纳米飞刃,原著中对如何不伤及无辜有一小段不起眼的描写,但剧版将这些都很细致地呈现了出来

借由填充细节来提升场景的真实感,是一种风险很高的做法。因为,剧组塑造的并不是一个架空的世界,而是观众都经历过的2007年,记忆虽有参差,但总有记得清楚的人,细节上稍微出点错误,就很容易导致一些观众出戏。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而“还原真实”又偏偏是条永无止境的不归路,远比不上《流浪地球2》制作规格的《三体》剧版,自然也很难做到《流浪地球2》那种程度的细节堆砌。即便你能看到《三体》剧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有些“漏网之鱼”。比如,剧中咖啡馆里出现了那个年代未出现的咖啡机,PPT里用的是2014年才上市的“思源黑体”,又比如《虹猫蓝兔七侠传》的登场虽然让人激动,但按照这部动画2006年9月5日开播,播出89集后停播,2007年3月28日复播后完播来推算,当时电视台播放的应当不是这部动画了。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这些纰漏当然是“无伤大雅”的,但既然在尽力考虑周全,这样难免让人感到他们“差口气”。不过,瑕不掩瑜——整体而言,《三体》剧版塑造出的情景是令人信服的,相较于一些角色在古装里穿运动鞋的剧集,它简直出色得不像话。足够多经过严谨的考究的细节,仍然使本剧呈现出来的2007年有着很强的说服力,这些细节共同地支撑着剧集中的故事,为其赋予更厚重的质感。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人列计算机的呈现非常震撼,每一个光点都是一个人,背景里还回荡着秦军的军歌

围绕场景与文本去“抠细节”,力求复原小说想要表达的故事,这是《三体》剧版之所以让人感到“还原”的“底色”。对一部“改编”作品来说,这些处理毫无疑问都是令人喝彩的;对“原著党”来说,也没有什么比“忠实地还原原著”更值得称赞的地方。

但我个人更欣赏的,是《三体》剧集不那么“忠于原著”的地方,让其更符合一个电视剧应当呈现的面貌,也平衡了原著粉丝与路人观众在观感上的差异。

“照搬原著”只是它前几集呈现出来的一个表象,但它的“还原原著”并非“教条式”的。在原著的框架下,剧组与演员都加入了大量的人物与情节扩写,这些点点滴滴的创作性处理令这个故事变得更加丰满,有一部分甚至是超越了原著的——这是《三体》剧版最值得赞许的地方,也是其作为一部电视剧的魅力所在。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虽然刘慈欣在今天基本已经是大众认知中的“中国科幻第一人”,但在他作品中那层出不穷且震撼人心的点子与毫无拘束的想象力下,人物刻画的扁平与情感描写的薄弱,都是一直以来存在问题。

《三体》第一部小说中,除了叶文洁有较为清晰全面的刻画,几乎可以说是全员工具人。作为主角的汪淼和“最强辅助”史强,前者是个没有任何人物弧光,创作出来只是单纯展现剧情的“摄像头”;后者是个出场次数都不多,到了小说第二部才建立读者对其印象的“边缘人”。他们对遭遇到的事件的反应,很多时候是“跳跃”的,模糊了人这一复杂生物对外部世界的细微感知,变成无情的“剧情推动工具人”。真要按照这个版本来拍电视剧,那所呈现出的效果,我很难想象会带来多么糟糕的观感——他们之间甚至很难构建起正常的人物关系,也难以带来令人信服的故事。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三体》原文片段

在好几段剧情中,汪淼个人的感受都没有玩《三体》游戏重要;另外要吐槽一点,从游戏的角度看,《三体》游戏真的是无聊得过分

我一直信奉着不同的载体应当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刘慈欣在小说中可以将所有人都当做工具,是因为他在人物外,能够通过不停抛出足够“爆炸”的信息来盖过那些不足。但电视剧作为连贯的视觉化表达艺术,这种做法是行不通的,人物立不住,故事也会相应崩塌。

虽然剧版并非完美,有些角色仍然让人感到不满,但整体上而言,《三体》剧版对于人物的刻画是远超小说的,尤其是对汪淼和史强这两个角色。

张鲁一通过极为到位的表情控制与情绪演绎,赋予了汪淼这个角色许多原著中不具备的丰满色彩,他非常出色且到位地诠释了汪淼这位学者,在面对“物理学不存在了”这个宏大命题时,从怀疑到恐惧,从恐惧到绝望,在“宇宙闪烁”下完全崩溃,进而万念俱灰的全过程。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随后,剧组通过强化人物关系之间的情感纽带,极大地弥补了原著中汪淼态度转变生硬的缺陷。

原著中比“工具人”还要单薄的家庭生活,在剧中有了一定的着墨。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汪淼与妻女一起吃饭的温馨画面

加上卤煮馆里史强坚定的开导,让汪淼获得了来自家庭与友人的双重支持,让叶文洁的父亲叶哲泰摔得粉身碎骨的“现实的引力”,在这段剧情中有着绝对的正向作用。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剧版在汪淼与史强的谈话后增加了一段原创的剧情,让汪淼去女儿的学校里开了次讲座。这次讲座中,在铁球与网球一同落下的瞬间,倒计时出现在他眼前时,汪淼这名角色也彻底完成了他态度与立场的转变,不仅重拾了前半生的学术研究带给他的坚定与求知欲,也让他后续追查科学边界并揪出ETO的相应行为,有了一个强劲的原动力。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到这里,汪淼这个角色是完全立住了。他不再只是一个推动剧情的工具人,真正成为那个史强在几百年后都值得怀念的人。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三体2:黑暗森林》原文片段

相较于汪淼,剧版的史强是个更大的惊喜。要知道,当选角结果出来后,很少有人认为于和伟这个因为“接着奏乐接着舞”而为大家所熟知的演员,与原著中“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猛汉”史强形象相符。

但于和伟的演绎是令人惊叹的。除了前中段让他“降智”沦为剧情解读辅助的那几段剧情外,他非常出色地把握住了史强这名角色最让人感到有魅力的地方——粗中带细,有着无比强大的坚定内心,又具备深刻的洞察力,每时每刻都给人安全感。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刚说完这句,史强就把车开了,简直是在戏耍汪淼

从剧版史强与汪淼的初见面开始,于和伟所饰演的史强,就一直在以蛮横的、“混不吝”的话语,在“精明”地引导着汪淼的行动。而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于和伟又很巧妙地将这种功利性极强的伪装一点点卸下,最后在史强与汪淼于卤煮馆中的一次对话中,将他的真诚与坚定完全展现了出来。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你归零,我也跟你一起归零

汪淼与史强之间人物关系之间的微小变化,从原著中几个大情节的粗暴转变,变成了剧版中如“润物细无声”一般的自然。

剧中“卤煮馆对谈”里有个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即兴表演,我认为是于和伟让史强这名角色生动起来的“神来之笔”——史强与汪淼在一段沉重的,涉及生死、宇宙的对话后,他走出饭馆大门,仍然能毫无负担地与平民老百姓一同快乐地跳广场舞。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从开始接触到“一起归零”,再到这段无声独舞,于和伟可以说将史强这名角色身上的所有魅力,都用熔炉一般的演技给灌注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从此以后,于和伟与史强这名角色在形象上的差异就被不少观众遗忘了,在许多观众的评论中,他已经成了“史强”这名角色的象征。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这些让人感到角色身上有着强烈人物弧光的情节有很多,而之所以这么大篇幅地去聊汪淼与史强的角色改编与扩写,是因为我认为这是剧组在处理《三体》原著剧情问题上很好的一个着眼点。

《三体》的原著并不是个叙事节奏很好的作品。它的情节非常跳跃,大量关键性的信息都是由“红岸往事”与“《三体》游戏”给出,但在抽离了这两个部分后,原著中的现代剧情线是“支离破碎”的,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地推着故事的叙述往“红岸”或者“游戏”上发展。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刚聊完红岸,立刻进游戏,非常敬业

而当汪淼与史强这个人物立住之后,剧版的故事节奏有了能够张弛的空间。在他们两个的支撑下,现代剧情线得到了非常大的强化,成了一条串联起“红岸往事”与“《三体》游戏”的主干叙述。

剧版在剧情的间隙添加了相当多汪淼与史强之间的互动,汪淼每一次出游戏或者与叶文洁对谈完毕后,都会与史强一同整理与归纳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对申玉菲、潘寒,以及叶文洁的调查,也有了相当细致的铺陈,疑点,线索,故事的推进,都在这段铺陈里缓慢地完成。

同时,通过史强与汪淼的调查,剧版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了更具体更确切的行动,潘寒的中华田园计划不再只是原著中被一笔带过的“染色计划”,申玉菲所代表的“ETO拯救派”,也更符合“神迹”计划想要传达的那种宗教氛围。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一点都不环保

很少有人会真的因为作品“改编”了原著而感到厌恶,大家所厌恶的,从来都是“不恰当的改编”。在这个问题上,《三体》动画与《三体》电视剧几乎位于衡量标尺的两端,简直是绝佳的范例。

某种程度上,我相当认可《三体》剧版的这种“忠于原著却又不拘泥于原著”的形式,只有有意识地这样去创作,扩写人物、改编情节,才能让一部与“小说”有着完全不同的艺术语言的“电视剧”,有更丰满的角色与更舒适的故事节奏。

从结果来看,《三体》剧版这些设计,让不少“原著党”在感到“还原”的同时,又可以让更多没读过原著的普通观众,也能进入到故事之中——毫无疑问,这是相当成功的。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但有些可惜的是,单纯以电视剧的标准来评判,《三体》剧版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三体》剧版并没有完全解决他们“忠于原著却又不拘泥于原著”的创作态度,所带来的平衡问题。

虽然我说《三体》的原著小说存在着故事节奏上过于“跳跃”的问题,但这对它本身来说,是能够被接受的。因为它的体量不大,这些“跳跃”的故事所提供的信息,已经足以完成对故事的基本叙述。

但《三体》剧版选择了将其扩充为一个30集的电视剧,那么他们就必须为其中注入更多的细节,丰满人物的刻画,对故事的节奏进行充分改编,以及对原著的主题展开更细致、更全面的探讨。

可这些工作,剧版做得并不到位。前十五集,剧版节奏是非常慢的,他们想要塑造一个舒缓且悬疑感重的前期,一方面用更多的篇幅来刻画众多出场的人物,另一方面为后半部谜底揭开时的畅快服务。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他们没有引入更多的疑点,将整个事件的“谜底”藏得更深,“物理学不存在了”“敌人是谁”“杨冬为什么自杀”这些问题一直在用浮于表面的方式,直白地在角色口中问出来。在“问题”与“答案”之间,仿佛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别的可能,这让前中期角色的“四处乱撞”显得十分拖沓。

他们也没有以更全面、更多方的视角,去展现故事呈现的主题。“染色计划”所针对的“普通人”,在故事中是“失语”的;“神迹计划”所塑造的“拯救派”,只在寥寥几个片段中以刻板的“宗教狂热分子”形象出现;“智子计划”摧毁了人类的基础科学,但除了剧中出现的几个主要角色之外,其他科学家要么“自杀”,要么就跟“没事人”一样好好地活在背景里。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缺少了这些,拉长了篇幅就会变得十分空洞。《三体》剧组虽然做了很多让人满意的原创剧情改编,但在根本上,他们仍然没能从原著的框架里完全跳出来,没有真正地将剧版作为一个单独完整的故事来呈现。

剧版的前半段为何让人观感不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其次,他们的“原创”部分水准有些过于参差不齐了,剧组在审查剧本时显然没有太多考虑到原创部分的严谨程度。

原创部分一方面BUG频出。比如第二集,“智子”在相机胶卷上打的倒计时,引发了汪淼的恐慌。这在情绪渲染上是到位了,甚至有点过头了,但偏偏在最关键的第一批倒计时上出了纰漏。1200个小时相当于50天,但剧中汪淼拍的第一张照片,却是十个月前杨冬在粒子对撞机实验室中的场景,按照这个时间推算,倒计时早该在剧版时间线的八个月前就走完了。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另一方面,一些生硬的段落与“降智”的情节,完全能有更高明的处理方式。比如慕星这名角色的剧情线,虽然借由这名角色来完成对潘寒以及“染色计划”的阐述,从而让整个“三体人”的三个计划都有全面的表现,是一个较为正确的做法。但慕星这名角色肆无忌惮的行事方式,以及能够随意进入被严密保护的“安全屋”的行为,都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一个民间记者,何以做到这么“神通广大”?“ETO”只能给她信息,但是给不了她权限。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三体》电视剧原本存在着一个机会,在《三体》动画的“衬托”下,成为那个“想象”中的作品。“古筝行动”等“名场面”的还原令人拍案叫绝,细腻的主要角色刻画令人赞许,“红岸往事”的部分在剧中的描绘虽不完整,但考虑到“出现就算成功”的期望,这也算令人满意——种种出彩的地方,都让这部剧向着“经典”的道路稳定迈进。

结果,最后这条路断在了这些让人“扎眼”的“低级错误”上,实在是有些可惜。

只能说,现实存在的事物总是掺杂着好与坏的复杂个体。能够全盘还原读者“想象”的作品,永远只存在于“想象”中。当“想象”落地时,总能遇上预想不到的问题。

好在,作为国内第一部“正儿八经”的“科幻剧集”,《三体》剧版的所有精彩与不成熟,所共同构建出的复杂个体,有着足够不错的“样貌”,这让其仍然赢得了足够多的掌声与支持。而热烈的反响与居高不下的热度,让更多平时对此毫不关注的观众,看到了“古偶”“甜宠”等占据市场主流的剧集外,他们还有别的选择。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抛开剧集本身的优劣,《三体》剧版的出现,无论是对国内的科幻影视发展,还是对整个网剧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是个好现象——尤其是在《三体》动画刚刚重挫了行业与观众的信心之后。

电影领域,“流浪地球”系列的两部作品,已经彻底砸开了那扇大门。如今在《三体》剧版的影响下,后续国产科幻剧集的道路,也将宽广不少。

在我撰写本文期间,腾讯方面公布了《三体:大史》以及《三体2:黑暗森林》的企划,爱奇艺方面也公布了刘慈欣另一部代表作《球状闪电》的改编剧集项目。虽然当下我们仅仅只有《三体》这一个选择,但在未来,或许还有更多出色的作品将沿着《三体》开辟的道路,不断涌现。

或许,《三体》电视剧的大结局,是国产科幻剧集当下的“落日”。但显然,它带来了更美好的明天。

剧版《三体》:足够好了!-太初天成
但能不能放过“刘慈欣”?
三体
赞(45)
恐怖电影《梅根》确认引进国内 档期待定
上一篇
周深《人是_》5D极致视听
下一篇
再想想
暂无评论
最近评论
相信我们做的这些,是为了更好的为您提供出色的体验。
—— 柯十一4月前世界,您好!
关键词
ARG (3) ChatGPT (1) DC (3) edge (1) hello world (1) IMAX (2) Lodestone Films (1) New Bing (1) Reddit (1) Windows11 (1) 三体 (4) 世界奇妙物语 (1) 中元夜话 (4) 人是_ (1) 原创 (1) 原神 (3) 周深 (1) 哈利波特 (1) 奇异博士 (1) 奥斯卡 (2) 妈的多重宇宙 (1) 影院 (1) 微信 (1) 恐怖片 (7) 成龙 (1) 春晚 (1) 春节档 (1) 杜比 (2) 杨紫琼 (1) 正义联盟 (1) 油猴 (1) 流浪地球 (2) 浏览器 (1) 深海 (1) 混剪 (5) 温子仁 (1) 漫威 (10) 瞬息全宇宙 (1) 短片 (1) 神奇女侠 (2) 美剧 (1) 闪电 (1) 阿凡达 (2) 阿里云盘 (3) 鬼故事 (4)
BtoZ-Movie 2022年最受欢迎恐怖片票选结果!
1周前
19 0 3
今夜是《妈的多重宇宙》之夜
2周前
48 0 6
《流浪地球2》:迄今为止最强中国科幻电影
4周前
85 0 18
Reddit 选出史上最佳恐怖片 TOP100
2月前
108 0 46
45
  • 45
  • 0
Copyright © 2018-2023 太初天成. Designed by nicetheme.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1555号 京ICP备15009740号-5
  • 首页
  • 云盘
  • 资源
# 漫威 # # 恐怖片 # # 混剪 # # 鬼故事 # # 中元夜话 #
K11
70
文章
0
评论
3K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