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是很想看到大量的图片,只想通过最原始的方法来找到最需要的东西,所以我整理了一份文字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文会不定期更新,汇集全网内容,您可以收藏本网页,或转发给需要的人。感谢您的支持。
多种感冒药
可以同时吃吗?
很多常见的复方感冒药包括中成药,都含有退热止痛效果的 对乙酰氨基酚 ,一起混搭吃不仅不会加速病情好转,反而可能因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加重肝脏代谢负担,甚至引起急性肝肾衰竭。

感冒药 + 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 和某些成分超量,有肝损伤风险;
感冒药 + 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 或有效成分重复,有肝损伤风险;
对乙酰氨基酚:成分作用重复,加重不良反应。
感冒药、退热药物
吃了能喝酒吗?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酒精 + 对乙酰氨基酚 或 非甾体抗炎药 或 抗过敏药 是最容易把人一波带走的,而且不仅是这三类药物,简单粗暴的说,酒精和药物的组合,会增加酒精毒性、增加药物毒性、酒精使药物失效,从而对身体产生或轻或重的不良影响。
记住: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
得了一次新冠
还会再得吗?
会。
我们从新闻中找到的最高新冠感染次数是——五次。而在很多国家,感染过两次甚至三次的案例并不罕见。
有些传染病,得过一次就轻易不会再得了,这些病原微生物像是「天然疫苗」,再次入侵时,身体会利用之前形成的免疫机制进行自我防护。
也有些传染病不具有类似的特点,比如流感。由于病毒型别多、变异快,很容易从人体免疫机制中「逃逸」。这使得流感不但容易重复感染,疫苗也要每年接种一次才行。
新冠病毒则属于后一种,并不能感染一次终生免疫。
退烧、镇痛常备药清单
以下清单中大部分为 OTC(非处方药)药物,也是我们建议的家中常备药物,可在症状比较轻的情况下使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准备,还有一些处方药,需要咨询医生使用。
注意,以下药物不能「治疗新冠」,而是针对性的缓解症状。
退烧、镇痛药物 | 一般人群 | 儿童及青少年 | 孕妇 | 哺乳期 |
---|---|---|---|---|
布洛芬 | √ | √ 6月龄以上可用 | × | √ |
对乙酰氨基酚 (扑热息痛) | √ | √ 3月龄以上可用 | √ | √ |
以上药物:
1、大部分退烧药同时具有镇痛功能,可缓解喉咙痛、头疼、肌肉酸疼等症状;
2、一般建议提问 高于 38.5 摄氏度时,根据个人的情况服用退烧药;
3、上面 2 种药物,需要时使用 1 种即可;
4、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喝酒;肝、肾、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
哪些情况可以居家治疗?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且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
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
居家治疗
对居住环境有何要求?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
居家治疗
应准备哪些用品?
家庭应当配备感染者专用体温计、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居家治疗期间
该怎么做?
居家治疗要做好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控制外出,做好个人防护,按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做好感染防控等。
居家治疗人员
如何进行健康监测?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
应如何进行对症治疗?
-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
- 服药时,需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
- 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
- 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
如患有基础疾病
是否需要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如患有基础疾病,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哪些情况下
需要转诊治疗?
- 出现呼吸困难或气促;
- 经药物治疗体温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 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呕吐等情况;
- 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如出现上述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居家治疗期间
能否外出?
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
如确需外出就医
如何做好防护?
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居家治疗期间
如何做好防护?
- 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
-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 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 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 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 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哺乳期母亲
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如居家治疗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居家治疗期间
如何进行抗原检测?
- 居家治疗人员需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
- 可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购买抗原检测试剂,也可通过所在的社区(村)或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协助购买抗原检测试剂。
- 可以按照说明书要求和流程自行进行检测和结果判读,也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约服务医务人员,在其远程指导下完成检测和结果判读。
符合什么条件
可结束居家治疗?
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可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获取哪些帮助?
应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开咨询电话。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小时值班,必要时可提供核酸抗原检测指导,对有需要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对症治疗和口服药指导;
指导急危重症患者做好应急处置,并协助尽快闭环转运至相关医院救治;
告知居家治疗人员心理热线。
如果感到焦虑、担心等
应如何处理?
焦虑、压力大等反应是对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要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
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及做一些自己感兴趣事情等减轻压力。
可通过与家人、朋友电话、网络交流和沟通,获取社会支持。
不要采取指责抱怨、发脾气、冲动等不良应对方式,特别不要试图通过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需要帮助时,可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或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
本文整理来源 国家防疫办、丁香医生、杭州卫健委。